文|曾潇
体育大生意记者
每逢入冬,冰雪旅游就会成为出行游玩的重要选择。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则进一步带动了国内消费者的冰雪热。
根据携程的数据,仅11月上半月,全国滑雪场门票预订量相比去年同期就增长了363%。
而在冰雪旅游的热潮中,有一个趋势越来越明显,即南方人已经成为冰雪旅游的主力客源地。同时,随着南方各地也开始深挖自身的冰雪旅游资源,南方也逐渐成为了国内冰雪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这个打折季,多个平台的数据都显示了冰雪消费的快速上升势头。作为冰雪消费的龙头,冰雪旅游呈现井喷的局面。
飞猪平台冬季活动预订同比增长200%,其中滑雪及温泉旅游套餐预订增幅超过800%。在携程平台上,11月4日以来,预订今年冬季出游的订单量较10月上旬显著上升142%。全国滑雪场门票预订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63%。
冰雪旅游带动之下,冰雪装备的销售量也大增。天猫平台滑雪服饰销售,包括滑雪套装、滑雪鞋、滑雪裤和滑雪服等,同比增长140%,和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也增加了23%。
有市场分析称,南方消费者是驱动冰雪消费增长的关键因素。根据高盛发布的《双十一销售亮点》研究报告,在整体的冬季旅游预订消费者中,有70%来自南方地区 。
在携程上,11月4日以来,从华东、华南地区去往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旅游订单量增长了102%。
而飞猪的数据显示,双十一期间,南方人的冰雪旅游商品订单占比超7成。客源地Top10的城市依次为:上海、杭州、北京、深圳、广州、南京、苏州、成都、武汉、宁波。
可以说,在冰雪消费和冰雪旅游上,南方人已经反客为主。
这样的趋势也很容易理解。如飞猪列举的客源地城市,其实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收入状况排行前列的城市,本身中国经济的重心就在不断南移,城市发展也呈现同样的趋势,自然带动南方消费者成为冰雪旅游的主力军。
不过,南方冰雪旅游还呈现了另一个全新趋势,南方城市正在挖掘自身的冰雪旅游资源。
在飞猪平台上,双11期间最受欢迎的冰雪旅游目的地中,南方冰雪旅游目的地悄然上榜。在目的地城市榜单中,排名前五的城市依次为:白山、张家口、无锡、哈尔滨、广州。
吉林长白山、黑龙江亚布力、河北崇礼等室外滑雪胜地,关注度和订单量增长较快,无锡、广州、重庆等地的室内滑雪场、雪世界也成为冰雪运动爱好者的新去处。
在南方滑雪是另一番乐趣
目前来看,南方的冰雪资源,尤其是滑雪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种类。
首先,还是以天然雪场为主。像四川、江西、江苏等地,都分布着很多适合开展滑雪运动的地形。成都的西岭雪山滑雪场就极具代表性,该滑雪场是我国南方已建成的,规模最大的高山滑雪场之一。雪场内共设6条雪道,初级道2条、中级道1条、高级道2条、单板公园道1条,雪道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300人滑雪。
成都西岭雪山滑雪场
江苏省已经在全省建设了45个冰雪运动场地,其中包括徐州督公山滑雪场、徐州大景山滑雪场、常州龙凤谷四季滑雪场、淮安铁山寺滑雪场、淮安古运河滑雪场、连云港白龙潭生态园滑雪场、宿迁运河湾生态滑雪场等,这些场地高峰期日接待游客数均达数千人。
淮安古运河滑雪场也很有特点,是中国纬度最南端的室外平原滑雪场。雪场拥有意大利进口造雪机5台,分为初级道区、中级道区,可同时容纳1000人。
以此为依托,江苏省体育局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了四支冬季项目运动队,目前有五名江苏运动员跟随国家队备战2022北京冬奥会。
广州融创雪世界
另一大类则是室内人工雪场,以无锡融创雪世界、广州融创雪世界为代表。尤其是广州融创雪世界,其影响不仅辐射华南地区,疫情之前,很多东南亚游客也会来广州“看雪”。这类人工雪场,还可以做到365天天天滑雪。
截至2021年5月底,广州融创雪世界累计客流量超过150万人次。2021年5月3日,广州融创雪世界全日接待游客突破6500人次,创全球室内雪馆单日接待最高客流记录。
另外,南方地区还可以用旱雪或者室内滑雪机作为替代,这类雪场参与门槛低,对新手很友好,可以帮助新手零基础入门,让一般消费者正式转化为冰雪消费的目标人群。
不可否认地是,目前我国群众冰雪运动的各方面指标仍然处于初始阶段,南方地区更是如此。近两年的冰雪消费热,大部分人还是冲着尝鲜而去,能否真正让冰雪运动成为生活方式,还需要观察。
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院长诸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对于国内滑雪场而言,要抓住巨大的潜在市场,不能是简单地让消费者体验一次性滑雪,而是做好体系化、差异化、精细化,促进消费业态的良性循环。”
各界在为此不遗余力。这个月初,广东省冰雪运动协会、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及花都区教育、体育部门,将在广州花都区建设18支青少年滑雪竞技校队。每所试点学校选出10至15名学生组成青少年滑雪竞技校队,并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滑雪精英挑战赛之校际联赛。
这样的举措,无疑让很多本来没有机会接触冰雪运动的儿童及其背后的家庭亲身体验。未来他们大概率将继续深度参与冰雪运动,成为冰雪消费的基础。
除了消费端的挑战,人工滑雪场还要面临投资和运营方面的诸多考验。滑雪场兼具体育、旅游、度假和地产属性,但作为实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巨大,财务成本高企。
以北京万龙雪场为例,从2003年至今,已经投入了23亿元,在疫情之前,每年的利息就需要9000万元。继广州之后,深圳也同样已经落地了新的人工滑雪场项目,目前还号称全世界最大,对于这些全新的项目,财务上的平衡将至关重要。
深圳融创华发冰雪文旅城效果图
另外,人工滑雪场的能效问题也显得越发重要。人工造雪是耗水、耗电大户,随着我国继续坚定地走绿色的发展道路,冰雪行业也需要提前规划,承担应尽的责任。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该《规划》要求从严控制包括人工滑雪场在内的高耗水服务业用水,严格定额管理,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对于地处南方的人工滑雪场来说,还要面对高温下造雪的挑战,能效问题更应该重视起来。
总得来说,在北京冬奥会的助力之下,我国南方地区都已经深度地整合进了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但冬奥会的红利终会散去,冰雪行业还需要找到长期发展之道。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