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作文题出现“本手、妙手、俗手”的围棋题材,让人联想颇多。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
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突然由此联想到了中国足球。
聂卫平曾说:“足球队员学学围棋,对踢球肯定是有益处的,加强大局观,提高临场分析能力……”
这是聂老站在围棋人角度的一家之言,踢球和下围棋并不搭界,互相促进的作用有多大,不太好说。
但说到行业发展的大局观,中国足球界的更高层,可能比球员更急迫的需要提高,尤其是在“本手、妙手、俗手”的理解和切换上。
比如归化球员,很像是中国足球的一步“妙手”:归化国脚个体实力突出,理论上能在短期内提升球队战斗力。
但问题在于,中国足球在“本手”方面,亏欠的太多了。
本土球员的实力拉胯,青训苗子青黄不接,单靠归化来点睛,却发现龙还没画好。
联赛稳固基本盘、青训体系搭建,这些都是足球规律性的“本手”。本手的特点就是中规中矩,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获益,但一步步本手长期积累下来,威力却是无穷的。
90年代初,日本足球强势崛起,拿下1992年亚洲杯冠军,归化来的巴西人拉莫斯-琉伟是10号核心。后来的吕比须、三都主等归化球员,也先后为日本队战斗力提升发挥了作用。
但日本足球整体起飞,靠的绝不是归化球员这样的“捷径”妙手,还是长年坚持下“本手”的结果。
拿亚洲杯冠军的日本队中,三浦知良、中山雅史、福田正博、高木琢也、北泽豪等本土球员才是战斗力的基础,这批1967年前后出生的球员,是日本足协长期青训计划的成果,包括不间断的送小球员留学巴西等具体措施。
到了中田英寿、川口能活、城彰二、前园真圣这批96国奥一代,以及中村俊辅、稻本润一、柳泽敦、高原直泰、中泽佑二等这批2000国奥一代,日本足球开始人才井喷,持续输出。
背后是日本体育、教育乃至社会范畴的一次次基础性、制度性“本手”:
比如1987年文部省的教育改革,将体育列入总体教育发展规划中,打通了学校和职业足球之间的隔阂,并坚持此方针不再摇摆;校园足球体系和职业青训体系并立并重,让孩子不必在读书和训练之间纠结取舍……
1997年日本首次杀入世界杯决赛圈,靠的是中田英寿这批1977年前后出生的球员,他们的成长,是日本文教体三界长期坚持,一步步下好“本手”的过程,前后用了10年甚至近20年时间,才开始收获硕果。
这就是“本手”的威力。看似短期内没有什么效果,占不到便宜,但一步步的坚实积累,令“棋力”这个根本要素得以稳步提升,最终跨入高手行列,以后在成绩上持续获益,就是水到渠成了。
推动球员留洋,是看起来事半功倍的另一步“妙手”。
但时至今日,只有武磊一个相对成功的案例,其他人推出去也难以立足或者获益。
塔基不够厚实,塔尖也就垒不高。
我们常常羡慕日本留洋帮的规模,羡慕韩国出了孙兴慜,但别人的这些“妙手”,归根结底还是建立在前期一步步“本手”的基础之上的。本土球员人才井喷,才会有大量外溢的需求,日本多达165名海外球员的背后,是庞大的本土人才库与培养体系。
“本手”的关键之处,在于遵循围棋规律,不乱来。
但在中国足球界,我们常能看到一些违背规律的情况发生,比如联赛为国家队牺牲让路、强行规定U23出场名额等,最终效果如何,所有人都看得到。
这些违背运动规律、追求眼前利益的手段,说它是“俗手”都是客气了,这里倒是可以引用围棋的另一个术语:“无理手”,也就是为了占到局部最大便宜,不顾规律、鲁莽乱搞的招数。
后果可想而知,任性的“无理手”多了,崩盘为期不远。
所以,先下好一步步“本手”,慢慢积累出“妙手”的感觉,这才是实力提升的本分之路,没有捷径可图,没有三五天就能练成的高手。
围棋如此,足球也不例外。
转自新浪体育
原创作者:李普利
点击阅读原文